出版发行研究

卷首语

  • 创新驱动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

    周青;

    <正>出版是历史文脉的记录者,是当代文化价值的创造者,更是未来文明的探索者,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肩负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出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促进文化繁荣兴盛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传统出版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持之以恒做强做优做大出版产业。

    2025年05期 No.40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本期关注·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

    冯士新;崔海教;张晓斌;

    报告基于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编制,基础数据覆盖时段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各项数据均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统计数据的范围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及出版物进出口等出版业务,依据经审批的各项新闻出版统计调查制度自下而上采集,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管理部门审核及盖章确认。报告严格遵循了尊重数据、尊重客观、科学求实的原则,在2023年新闻出版统计年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经济学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2023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求严谨客观地反映产业的发展变化及趋势。

    2025年05期 No.402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义、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

    崔海教;陈含章;樊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出版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智力与产业支撑。出版传媒集团作为新闻出版业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既是强国之需、人民之需,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出版传媒集团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意义与基本内涵,为构建集团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集团高质量发展状况奠定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集团及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2025年05期 No.402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行业报告

融合发展

  • 深度融合背景下沉浸式出版场景建设研究

    罗婷;徐丽芳;

    随着基于VR、AI技术构建的沉浸式体验新业态在文化产业兴起,出版企业迎来发展契机,可创新VR技术应用思路,拓展丰富多元的沉浸式出版场景,以促进深度融合。沉浸式出版场景作为一种用户服务场景,是基于用户需求感知和行为反馈,智能适配内容与服务的拟真空间,旨在打造身心合一的阅读与文化体验,满足新时期读者的感官、情感、互动及认知等多维需求。出版企业依据资源优势和融合目标建构沉浸式出版场景的模式包括:以VR为载体,构筑互动式叙事空间;以VR为中介,勾连图书内容与实体场所;以VR为手段,打造智慧化文旅体验空间。为推动场景建设,出版企业应注重调配关键资源,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成果,积极同多元主体合作,融入沉浸式产业生态体系。

    2025年05期 No.402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出版产业

  • 数字媒介技术新业态下的出版理论建设路径探析

    于殿利 ;周杨;

    持续了几十年的数字媒介技术革命冲破了出版原有的边界,打破了出版原有的形态,创造了融合出版与出版融合的新业态。在出版新业态下,出版的实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内容生产到产品形态和阅读方式等出现了全新的面貌。传统的出版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出版的新实践,理论建设已经落后于出版实践,加强出版理论建设刻不容缓。文章旨在从出版学界和业界的角度出发,以学术建设和产业发展为目标,论述数字媒介技术新业态下出版理论再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探索出版理论建设的路径。文章论述了出版领域的核心概念在新业态下进行调适的必要性,理论建设过程中历史纵深与哲学思维的必需性,以及出版理论建设应该居于出版学科建设首要地位的重要性。文章强调理论建设不能只重视理论的一面,更应重视实践的一面,理论与实践是一体两面。实践教育不能等同于实践本身,实践不能脱离理论。

    2025年05期 No.402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 变迁中的新华书店:如何作为当代中国集体记忆的公共文化空间?

    江翠平;路小静;

    文章梳理了新华书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变迁,通过精心设计的空间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借助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揭示了不同社会群体对新华书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阐述了新华书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化发展,指出新华书店已从单一的图书销售点演变为集阅读、休闲和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文章在结尾提出了基于集体记忆视角的若干策略,包括强化集体记忆的传承、优化读者体验、促进多方合作等,以提升新华书店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效能。

    2025年05期 No.402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全民阅读

  • 多重耦合协调的阅读调查体系构建:德国经验与中国实践

    谷征;彭博文;孙美玲;

    德国高度重视阅读调查,汇聚行业协会、基金会、政府机构、出版传媒集团及市场调研公司和研究机构等多方力量,呈现出多元主体参与、多样议题互补、多种方法融合以及多重维度测量的耦合协调效应,为解决我国阅读调查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借鉴。基于此,我国在推动阅读调查工作时需进一步提升不同调查主体的参与程度并发挥其各自优势,动态协调调查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与各类新兴技术以创新调研生态,同时深化对阅读的多维理解,探索全媒体和跨场景环境下复杂的阅读行为,从而为有效推动全民阅读工作以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05期 No.402 5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出版法苑

  • 民间文艺作品出版的侵权困境、制度缺失与法律规则重构

    高诗晴;

    民间文艺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当代文化产业繁荣兴盛的重要内容源泉,其活力的激发离不开以出版为代表的民间文艺作品的整理、演绎、传播活动。然而民间文艺作品的特殊属性导致对其存在公法保护主导下的认知误区,以及私权赋权需求与著作权客体要求的矛盾,使得现有法律规则在可版权性客体范畴、主体认定、权利内容及行使规则设置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也使民间文艺作品的传播和再利用行为面临着法律风险上的不可预期性。民间文艺作品出版领域的侵权风险消解,需以公法与私法协同、惠益共享与利益平衡原则为指引,通过作品客体类型化思路,区分原生性作品与衍生性作品、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在权利赋予与限制的动态平衡中,构建合理高效的法律保护规则体系。

    2025年05期 No.402 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国际传播与出版

  • 海外学术出版机构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推动考察——以博睿学术出版社为中心

    谌磊;张志强;

    博睿学术出版社是全球重要的学术出版机构,长期将海外中国研究成果的出版作为重要业务,并与我国出版及学术机构合作频繁。文章以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史为线索,以博睿为研究对象考察该社的中国文化出版传播实践,梳理不同时期的出版情况、出版模式与特点。博睿基于海外中国研究构建一个辐射欧美的广泛的中国文化传播网络,并通过出版在160年间持续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学术界广泛传播,深化中外文化交流。文章结合博睿的出版实践与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挑战与困境,总结经验、剖析问题,从而提炼中国文化在学术出版路径下走出去的启示思考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2025年05期 No.402 7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 从区域传播效率到全球知识共享:中国出版业在国际传播中的创新路径与效能提升

    刘广东;杨石华;

    作为一种聚焦于出版领域对外传播实践技能的国际传播能力,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推广与营销能力是其建设的主体维度和知识基础。编辑出版主体在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时,在公共产品、跨文化对话、合作出版的基础上解决走出去的区域传播效率之余,还需要立足于出版的知识特质,将其升级迭代为公共知识服务产品策划能力、跨文化对话间性思维能力、国际合作出版平台创建能力,以实现全球知识共享和提升中国出版国际传播的效能。

    2025年05期 No.402 8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出版史研究

  • 套版印刷术起源新探

    张懋学;

    在雕印技术基础上发明的套版印刷术,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王重民“套印起于评点”说源于叶德辉,至今仍被学界奉为圭臬。然而,文学评点多被古人视为文之末务,明末套印评点书籍文本质量大都较差,而且评点风气形成前已有套印版画出现,故而评点并非套版印刷术发明的直接源头。通过考察早期印刷品发现,版画应该是比书籍更早出现的套版印刷物。墨印彩绘佛像的流行、独幅版画相对简单的形制、彩色年画巨大的需求量与版画较强的观赏性,催生并推动套版印刷术的进步。饾版、拱花技术的发明,不仅革新了传统的套印技术,而且成为日本锦绘、空摺的技术源头。

    2025年05期 No.402 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统新故而苞中外:严复版权思想探析

    孙宝林;李文龙;

    文章以大历史观为引领,剖析严复版权思想传承与创新并重、融合与超越共存的独特属性。严复版权思想既承袭了“立言不朽”“义利并重”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悠久版权历史的底蕴与脉络,又蕴含对版权本质、经济价值及法律与技术关系的创新见解。严复版权思想中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折射出他个人对版权议题的精深洞见,更是中国传统版权观念近代转型的微观缩影,为当代版权制度的完善与版权文化的繁荣提供理论支撑与历史智慧。

    2025年05期 No.402 97-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 领先者与挑战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竞争策略对比研究

    庞沁文;

    文章选取领先者与挑战者竞争的全新视角,借鉴其他行业领先者与挑战者竞争的实践经验,对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中华书局的竞争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分析两家企业的竞争策略特点与成效,总结其经验教训。

    2025年05期 No.402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